无人船首航红梅,碧波泛舟新体验
  端午粽香犹在,龙舟竞渡的余韵未散。常州红梅公园的一泓碧波之上,一场关于水上游船的“革新”已悄然完成验证,成功将公园内经典的4-6人电动游船,升级为具备自动航行与避障能力的智能无人船,为传统水上游览注入前沿科技活力。
 
  此次升级改造并非概念展示,更不是简单遥控玩具,而是基于现有成熟游船的实用型智能化方案。我们为游船加装了自主研发的“仓潮集成控制盒(ANIC)”,这个模块集成了导航、感知、决策等所需的计算单元和关键传感器接口,是无人船运行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同时,搭配仓潮的“无人船自主航行控制系统(ANS2.0)”软件平台,负责航线规划、任务管理、实时监控及数据分析等,通过可靠的通信链路实现对控制盒的精准指令下达与状态回传。

技术核心:稳定可靠的无人化能力
  自主航行: 游船能够按照ANS2.0系统预设航线稳定航行,完成点对点的移动任务。
 
基础障碍: 集成控制盒融合感知信息,可识别前方障碍物(如固定物体、其他船只),并进行安全规避操作。
 
电子围栏: 可在ANS2.0系统中设定安全航行区域边界,确保船只始终在指定水域内运行。

技术里程碑:从定制化到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本次在红梅公园的成功演示,标志着仓潮科技成功将应用于复杂海域环境的定制化无人船核心技术,进行了配置精炼和场景适配,最终形成了适用于景区环境的标准化智能船艇解决方案。此案例,成功验证了核心算法和系统在相对可控的景区水域环境表现稳定,能够将技术模块有效集成到标准化的景区游船平台上。 标准化方案相比完全定制化,更能为船艇提供维持现有报价竞争力的升级路径。

智能船,激起的是多方共赢的涟漪:助力厂家、赋能景区、服务游客
  游船厂家:
  提升产品竞争力: 智能化是提升产品品质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高性价比:无需改造船体,基于现有船艇直接改装升级,改造更具经济性。
 
  景区管理:
  提升运营效率: 可通过ANS2.0系统集中调度与信息总览,减少人工需求,重构人力成本模型。
  塑造智慧形象: 引入创新科技,丰富景区智慧化建设内涵,提升吸引力。
  加强安全管理: 电子围栏和避障功能由ANS2.0系统自动执行,有助于规范航行区域,降低碰撞风险。
 
  游客体验:
  体验创新科技: 提供安全、便捷的无人驾驶游船体验,感受科技在水上交通的应用。
  增添游览趣味: 在传统观光之外,增加互动性和新鲜感。

展望:务实推进水上智能化
  红梅公园的这次实践,是我们依托自研的集成控制盒与无人船控制系统,将智能船艇技术从广阔海域向城市公园、景区湖泊等更贴近大众场景延伸的积极尝试,我们深知技术的迭代与应用需要脚踏实地。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于核心软硬件系统的迭代升级,提升其稳定性、环境适应性、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致力于提供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可靠、实用、可负担的智能船艇解决方案,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更广泛的水域场景。
  仓潮科技期待与更多关注智慧文旅、水上交通创新的景区和合作伙伴交流探讨,共同探索水上智能化的可行路径,为游客带来更安全、便捷、富有新意的水上游览体验,促进多方共赢。
 
上一篇:仓潮智能航行集成控制台(ANIC)下一篇:仓潮M6S高速驭浪前行,水域智能守护再添利器